水质检测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,如PH、溶解氧、氨氮、亚硝酸盐、余氯等,检测后能确保水质满足水生生物的生长需求,预防疾病发生,提高养殖效益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养殖中关键的水质检测指标,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。
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重要指标。淡水养殖的适宜pH值范围为6.5至8.5,海水养殖则在7.0至8.5之间。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通常为0.5至1,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明水体存在异常情况。pH值过低(低于4.4)或过高(高于10.4)都会导致鱼类死亡率显著上升。因此,定期检测并调整水体的pH值,是维护水质稳定、保障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。
溶解氧是水中溶解的氧气,是鱼虾等水生生物进行呼吸作用、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。溶解氧的含量应保持在3毫克/升以上,大多数养殖物种适宜的溶解氧浓度高于5毫克/升。若溶解氧低于2毫克/升,鱼类会出现呼吸困难、生长缓慢甚至死亡。溶氧量过高(高于12毫克/升)也可能导致鱼虾得气泡病。因此,定期检测溶解氧含量,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增氧措施,是保障水质优良、促进水生生物健康生长的首要任务。
水温是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不同种类的鱼虾对水温有不同的适应性范围。例如,大菱鲆是冷水鱼,适宜水温在12至18度之间;而南美白虾则喜欢水温高,22℃以上生长较快。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利影响。因此,养殖者应根据所养殖生物的特性,合理控制水温,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。
氨氮是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有害物质,主要来源于鱼虾的排泄物和残饵等有机物的分解过程。氨氮在水中以游离氨和离子氨形式存在,分子氨对鱼类是极毒的,可导致毒血症。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,氨氮浓度应小于0.2毫克/升。当氨氮含量超过2.00毫克/升时,鱼类会出现氨氮中毒症状。因此,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氨氮含量,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其浓度,是防范氨氮毒害的关键。
亚硝酸盐也是水体中的有害物质,主要来源于氨氮的硝化过程。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.2毫克/升以下,有些养殖品种甚至要求控制在0.05毫克/升以下。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,抑制其生长和繁殖能力。
硫化氢是另一种对水生生物有害的物质,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和硫酸盐还原过程。《渔业水质标准》中规定,硫化物浓度(以硫计)不超过0.2毫克/升。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到0.1毫克/升就可能影响幼鱼的生存和生长,当达到0.3毫克/升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。在育苗生产中,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.02毫克/升以下。
在养殖水体中使用了含氯消毒剂后,可能会剩下部分氯量,这部分氯量就是池塘中的余氯。水体中余氯的浓度应控制在0.02毫克/升以下。超过0.02毫克/升时,会对鱼虾的粘膜和鳃部产生腐蚀作用;当余氯浓度达到0.1毫克/升以上时,会对鱼虾蟹造成致命危害。
总碱度是衡量水体中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,对养殖对虾尤为重要。淡水或低盐度养殖对虾时,总碱度要求大于75毫克/升;海水养殖对虾时,总碱度要求大于100毫克/升,育苗总碱度要求大于120毫克/升。总硬度则是指水中所含钙、镁离子的量,淡水鱼、温水鱼适宜的总硬度在50毫克/升左右,海水养殖通常在80至120毫克/升。
除了上述主要指标外,水产养殖中还需关注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(如铜、铬、铁等)、总氮和总磷含量以及浊度等指标。过量的重金属和营养盐可能引发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;高浊度的水体则会影响鱼虾的摄食、光照穿透和呼吸等生理过程。
总之,水产养殖中的水质检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。养殖者需要深入了解并精准掌握各项水质检测指标,定期检测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,以确保水质优良、促进水生生物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的最大化。赢润环保成产的养殖水检测仪,专为鱼塘水质、海水养殖环境设计,如需详细资料,可直接联系客服。